
11月18日、19日,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经过三个月精心打磨的红色经典《红灯记》,在红旗剧场上演。
熟悉的“提篮小卖拾煤渣”“提起敌寇心肺炸”“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”等唱段,在高亢激越的河北梆子唱腔演绎中,重现革命峥嵘岁月。本次《红灯记》的复排特邀侯立民为复排执行导演,黄长明为复排艺术顾问,复排音乐整理创作组由白欢龙(特邀)、高伟、杜江搭档,复排配器由杜江担任。连续两晚的演出,李玉和由王少华、司卫涛饰演,李铁梅由刘红雁饰演,李奶奶由段雪菲饰演,剧团全体演职人员默契合作,台上台下充满激情,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不断。充分展现了经典剧目与“卫梆子”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18日的复排首演,还特别邀请到了河北梆子老艺术家、戏曲人刘俊英、张敏、陈秀兰、孟凡柱、高继璞、甄光俊、王春槐、陈春、杨丽萍、赵靖、付继勇等到场。
“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红色经典复排传承,让人感到振奋。”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,曾担任天津河北梆子小百花剧团琴师、编剧,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,天津河北梆子《红灯记》是小百花剧团移植于京剧,当年,还从天津音乐学院、歌舞剧院调来施光南、冯国林等青年音乐家来进行唱腔改革。后来,该戏还成为第一部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地方戏。
看完演出,甄光俊对复排版赞不绝口,也希望能把这出津产好戏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记者 单炜炜
摄影 记者 姚文生



